2023年,酒店行业在三年重挫之后逆势反转,在整体消费疲软的大环境下,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增长行业。
从数据来看,住宿和餐饮业2023年前三季度增加值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,同比增幅位于各行业之首;与此同时,国内中短途旅游兴起,诸如淄博、哈尔滨这样的往年非热门旅行城市,迎来了一波流量暴涨,当地的酒旅行业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盛况。
形势一片大好,也带动了酒店集团们创下了业绩新高。锦江酒店、华住、首旅如家等国内酒店集团三季报的营收、净利纷纷双增。
在酒店行业热火朝天的复苏里,中档酒店已经悄然成为中流砥柱:2019年年底,中国已开业的中档连锁酒店的酒店数为10949家,而在两年后,这个数字就翻了3倍。
小老板们也纷纷用脚投票:2023年上半年,中国酒店的签约量显著提升,其中中档酒店签约量涨幅最大,同比增长59%。
中国酒店行业在20年间,风向快速切换。从夫妻旅馆、经济快捷,再到如今讲究品质和体验的中端连锁。这背后,既是经济增长带来的必然结果,也是人们消费需求和向往的真实投射。
21世纪伊始,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与商务活动的繁荣,经济型酒店开启了酒店行业的黄金十年。
然而人均收入的提高,消费者开始对住宿有了更高的需求;叠加物业成本上涨等因素,中端酒店的机会开始涌现。
华住率先看到了新的机会。2013年,季琦就说过这么一句话:未来五年是中端酒店的天下,中档酒店是整个酒店业制胜高点,全季是未来中档的决胜盘[1]。
到了2015年,酒店行业果然换了番天地。乘着消费升级的东风,中端酒店的浪潮如火如荼,接力经济型酒店,开启下一个“黄金时代”。
这一年开始,中端连锁酒店连续8年以每年新增开业1000家的速度一路狂飙,占比也从8%跃升至2019年的15%。
站在行业风向迅速切换的时间点上,各大酒店集团一边通过收并购、战略合作等方式抱团取暖,一边亲自下场,切入中端酒店市场。
七天酒店的母公司铂涛在2015年被锦江收购,如家和首旅在2016年合并;希尔顿与铂涛合作,推动欢朋落地中国;2016年,万豪也与东呈合作推出中端品牌万枫;2017年,华住收购桔子,持续加码中端。
一头是经济型酒店要升级,另一头是高端酒店要亲民,站在二者之间的中端酒店,自然就成了最佳选择。全季CEO沈怡均称,“当初我们做全季这个品牌的时候,倾注了华住所有的资源”[2]。
在华住发力中端酒店之前,中国的酒店行业一直都是“哑铃型”结构——高端星级酒店与低端经济型连锁酒店主导,位于中间的中端酒店却是“塌陷”的,缺乏头部品牌和成熟的商业模式。
2013年以“温良恭俭让”儒家五德为设计理念的全季3.0版本面世,由此奠定了全季的产品标准,第一次让国人感受到了东方设计之美,同时也为业界带来了一个版本答案:
一年后,全季酒店开业数量就突破100家;2018年,第500家门店落成;随着国内旅游进入黄金发展期,全季也开启了狂奔。
到了2020年后,以全季为代表的中端连锁酒店的抗风险能力再一次得到验证。
一方面,是连锁酒店集团的逆势增长。仅2020年,中国就有15万家酒店关门,倒闭率达到了27%,其中多为单体酒店;与之对照的是,到了2022年,中国酒店行业的连锁化率却提升到了35%,但相比美国等发达市场仍有一定的距离。
面对黑天鹅事件,连锁酒店展示出了更强的韧性。在中国酒店行业追美超日,进一步提升连锁化率的过程里,越是头部的酒店品牌,就越能聚集起最多的流量和资源。
另一方面,由于住宿体验更好、回报周期相对较短,中端酒店受到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双双追捧。各大连锁酒店集团们的门店结构升级也迎来了关键时刻。
例如华住的中档及以上门店占比就从2019年的31%,一举提升至2023年Q3的45%[3]。全季酒店的门店数量,则在短短四年间从831家突破至2000家。至此,全季仅用了10年就做到了2000家,成为了中端酒店里增速最快的品牌。
时至今日,中端酒店的浪潮已然不可阻挡。但问题是,凭什么站在浪头的是全季?
2015年,经历过2次快速迭代、产品风格日趋成熟的全季,在全国已有近200家门店,它的成熟门店全年RevPAR高达247元,入住率85%。
在愈发激烈的行业竞争里,全季能够杀出重围并站稳脚跟的秘密,源自于它在品牌创立之初,就立下了一个清晰有力的战略目标:始终致力于提供最契合中国人审美和生活方式的酒店。
有着相似目标的酒店品牌并不只全季一个,但全季却是能够真正做到完美落地的那一个。
拿“全季人文大赏”来说,自它2015年的首届以来,就云集了多位艺术家和艺术表演。雕塑家任军、摄影师陈漫、画家潘曦、诗人余秀华、北岛、作家白先勇、编舞家林怀民、戏剧导演赖声川等等都曾是全季的座上宾;到了2016年,诗歌与茶走进了全季所有的客房,这是全季普世化人文体验的一个标志性节点。
全季大费周章地将这些艺术、文化引入酒店内,为的就是让全季成为真正的“人文生活栖息地”。用季琦的话来讲,“大部分行走在路上的中产在差旅途中缺乏一种精神的认同和共鸣。全季用人情感连接,这样才能走得更远”[4]。
然而,季琦并不想把这座酒店囿于人文、艺术的范畴内,而是强调它是“服务于绝大多数、普通人的中档酒店”[5]。
在同行纷纷卷起了个性化体验的同时,全季的产品风格亦非常鲜明,它主打“为中国人而设计”,整体设计以原木色调为主,在细节处颇费心思——不管是酒店公区的大师级雕塑、B&O音响,还是客房里的床垫、枕头,甚至是一套茶器、一个茶包,无一不体现了全季对于品质的执着。
它恰如其分地贴合了当下绝大多数人对于品质生活的普遍核心诉求,就像是一件质感好、剪裁好、简单舒适的经典单品,能够满足80、90及00后这一批新生代消费主力军的升级需求。
今天的全季5.0则是全季对东方美学生活方式的更深层次表达:整个空间里弱化了品牌、商业的印记,继续回归“自然自在”的第一性原理,呈现出了一种朦胧写意的东方审美情趣。
季琦曾有过这样的阐释,“我们低调、适度生活,为你留白;但我们讲究品质,重视美感和舒适”,这或许就是全季对于“东方美学生活”的最佳注解。
回顾过去十多年的发展,全季CEO沈怡均用“摸索”、“攻城略地”、“产品成型”、“不断完善”四个阶段来概括。从3.0到5.0,全季一直在围绕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不断完善迭代产品和服务体验。
现阶段,在完成了对于华东区域高线城市重点覆盖之后,全季在下一个十年的重点将会是更广阔的下沉市场,这也是中端酒店品牌们共同的OKR。
根据盈蝶咨询的数据,2022年,一线城市酒店的连锁化率已超过60%,其中又以中高端为主,拿上海来说,中高端品牌酒店在连锁酒店的占比近7成,北京和深圳的中高端品牌酒店占比也都在5成左右。
另一方面,相较而言,城市越低线、连锁率越低,而低线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并不低,这里对于中端酒店们来说仍是一片蓝海。
目前,中国一线、二线、三线及四线以下城市的连锁化率依次是61%、49%、31%。华住CEO金辉也对下沉市场的广阔空间十分有信心,2020年,他曾说过“肯德基能覆盖中国1400个城市,华住只覆盖了不到500个城市”[6]。
截至2023年,华住已经覆盖了中国96%的地级市和42%的县级市[7]。对于全季来说,受益于更低线城市更低的租金和稳定的房价,它在低线城市的市场空间更为可观。
相比于一二线%的租金租售比,三四线%;低线市场的投资回收期也相应地被缩短,举例来说,四川达州大竹县的全季酒店,RevPAR超过240,一共122间房,预计不到三年就尊龙凯时app能收回成本[8]。
与此同时,背靠华住集团的强大禀赋,全季敏锐地抓住了中端酒店浪潮的结构性机会,这是全季高速发展的必要条件。
通常来说,酒店的客流命脉往往被OTA平台拿捏,而华住早在2006年便开始做私域流量,目前已建立了牢固的壁垒。如今,华住的会员数已超过2亿,直销比例超过85%。这意味着全季可以以更低的获客成本获得客源,不用依赖外部OTA平台不稳定的流量。
其次,依靠华住的采购规模,全季能够以更低的筹建成本,实现更好的装修效果。
《未尽之美》中谈到,随着门店的规模扩张,华住可以将全季的床头柜造价从500多元降至280元,某品牌的床垫采购价从6999元降至1263元,并通过自身强大供应链打造模块化家装,施工周期最快45天,为全季拓展下沉市场提供基础。
华住总部对加盟商地帮扶能力很强,2022年华住帮扶和减免加盟费高达3亿元人民币;而受益于华住长期积累的会员忠诚度,疫情之后会员人群出行优先考虑的就会是华住旗下品牌。结果就是,全季的平均入住率早在2020年7月就已经恢复到了80%以上[9]。
在广阔的有待挖掘的下沉市场之外,对于中端酒店品牌来说,更大的红利还在于人们消费行为的变化。
季琦曾在2023年底的华住伙伴大会上分享过这样一组观察:村超、淄博烧烤、“说走就走”、“特种兵旅行”、“City Walk”,这几年在社交网站上流行的词条都指向了同一种消费情绪——想出去走走,去哪里都好。
在这个过程里,旅行逐渐从或需变成刚需、从低频到高频、从计划到随性。旅游目的地也不再局限于少数几个城市,以往酒店行业最红火、生意最好的北上广深,但在2023年取而代之的是淄博、哈尔滨们。
日本经济下行期与我国疫情之后复苏期酒旅行业发展类似:年轻人海外旅行和过夜旅行减少、旅行花费降低、国内出行呈现家庭化与小型化、出海短途游取代欧美游。
20世纪70-80年代美国消费升级的历史正在当前的中国重演,国内消费品行业逐渐从大众消费阶段进入品牌化、品质化、个性化发展阶段。
在这样的趋势下,酒店品牌们越来越注重对生活方式的营造。尤其是对于中高端酒店来说,餐饮、建筑美感、大堂、客房大小、前台服务便利性、客房家具及设备等等要素,才是价值曲线里的决胜环节。
全季5.0正在这个方向上持续进化。相较于传统的中高端酒店品牌,全季已然在十年的沉淀中,提前找到了中高端酒店品牌决胜的命门。
首先,在设计语言上,全季5.0是对东方审美的更深层次解读,它的初心是希望每一位客人回归到最松弛的状态,与喧闹繁复的现实世界隔绝开来。为此,全季摒弃了多余的复杂设计,力求最大程度地还原东方审美的意境和精髓——空间简约素雅,返璞归真。
用设计师周光明的话来讲,“一个好的酒店设计,可以让人忽略设计本身”[10]。
其次,在智能科技的运用上,为了让住宿体验更上一层,全季5.0加入了语音轻松操控窗帘、空调、电视机及灯光,汽车光导技术则在让客房的氛围光更柔和的同时,还能节省约40%的电能。
最后,全季5.0充分考虑到了商旅人群的生活及社交需求,在大堂、客房、社交空间、茶室、餐厅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全面升级。例如,升级后的客房增加了休闲区的面积,以更好地满足办公阅读、品茶的需求;在公共区域新增茶包厢,其隔断设计为商务洽谈或办公提供了更私密的场所。
正如全季CEO沈怡均所说,“全季5.0,是我们沉淀10年以来,一份献给广大商旅人群的感恩之作。在中档酒店的产品塑造上,在对中国消费者的体验和满足上,全季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中档酒店的“越级”新标杆”。
回顾全季10年,能够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,发展成中端连锁酒店里门店增速最快的品牌,这其实并不是个意外。
第一,凭借对行业的多年观察和积累,提前就踩准了中端酒店的风口。随着中端酒店渗透率、人均消费等指标的提升,整个中端酒店的规模在增长,全季始终保持了其市场地位,赢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。
第二,在过去20年里,“整合”一直是中国酒店行业的主题。作为头部品牌的全季,其资源和运营能力都在不断的被强化,因而也在这个过程里,实现了市场份额的不断提升。
第三,从3.0到5.0,“品牌力”是贯穿全季发展的核心。经过十余年的培育,全季品牌已经积累了大批忠实的消费者,他们在旅途中下榻全季,也在这里找到了精神共鸣。
站在2000家店的节点上看全季,它不仅享有头部品牌效应,还正处于行业蓬勃发展红利期。如果全季的下一个十年,是门店破5000,甚至10000,那也没什么可意外的了。
[9] 华住旗下97%的酒店恢复正常运营,平均入住率超80% ,21世纪经济报道